如此城市|漫步瑞金医院展览,艺术可以成为一种“社会雕塑”

article/2025/4/20 0:29:05

春日漫步上海瑞金医院,十余件雕塑、油画作品矗立于草坪上、花丛中、大厅里,这是正在展览中的“共生之诗·雕塑季”。展览以“共生”为核,以艺术之名,见证生命与人文的共鸣,打破了学科边界,重构医院美学,传递善爱的温度,将艺术疗愈理念付诸实践,同时为医护人员营造疗愈场域。本期《如此城市》特别邀请策展人祝羽捷、艺术家陆平原以及媒体人孟常,谈谈在医院里的策展与作品创作,艺术如何与包括医院在内的公共空间进行融合?艺术又何以疗愈?

展览现场

祝羽捷:与瑞金医院合作,对我来说是一次有意思的碰撞。起初,当我听到院长提到他们有丰富的收藏,并且曾经举办过毕加索和达利的展览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难以想象一家医院能够展出毕加索的作品。不过,了解到瑞金医院的历史背景后,我开始理解其可能性。瑞金医院的前身是广慈医院,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机构,由欧洲人创建,最初作为产科医院,后来发展为多科室的综合医院,同时保留了“广慈”这一名字。

广慈医院老照片

参观他们的展览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确实有毕加索的真迹展示,除了版画之外,还有陶瓷作品。我在南法见过类似的作品,一眼就能辨认出它们属于毕加索创作的某一阶段。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医院蕴含的艺术氛围之丰富,甚至名为“广慈”的VIP室还展出了来自龙美术馆的藏品,这也令我十分意外,没想到龙美术馆会将藏品置于医院中展出。

在欧洲,很多医院都与特定的美术馆合作,例如伦敦大学的医学院就与泰特现代美术馆有合作关系,定期在医院内展示艺术作品或举办展览。这是我们没有去想过的问题,原本医院希望我能帮助整理他们的收藏并策划一些展览,但过去的展览多是由医生或其他员工自行组织的小型摄影展或随意挂放的收藏品,缺乏系统性和主题性。我希望通过专业的策展思路重新规划展览,而不是仅仅依赖现有的收藏品——这些收藏来源广泛,时间跨度长,显得比较杂乱无章。

策展人祝羽捷在瑞金医院布展现场

因此,我提出了一个方案,计划引入当代艺术作品进入医疗环境,特别是那些结合生命科学和艺术疗愈功能的作品。基于此理念,我们开始了这个项目,并邀请艺术家参与其中。在我构思这个项目的初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平原的作品。

陆平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医学与艺术似乎总是交织在一起,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两件事。我的父母从事医疗工作,小时候我在医院待过很长时间,比如在我妈妈值夜班时,我会在她的休息室里画画。所以在医院里闻着消毒水的味道做艺术相关的事,对我来说就像是两者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这次在医院里做艺术展览的邀约,我是带着感情接受的,觉得肯定很好玩。但具体要怎么做,其实一开始我心里并没有明确的想法。

艺术家陆平原。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生活工作于上海。陆平原的创作涉及多种媒介,包括文本,装置,影像,绘画等,擅长用“故事”这一独特的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撰写了大量与艺术有关的奇幻短篇作品。 

直到祝羽捷提到医院有个3D打印工作坊,工作坊的崔主任介绍了医院擅长打印非常精密的小零部件,这些部件可以植入人体的关键部位,并且是可降解的。我当时觉得3D打印技术或许能和我的作品结合起来,产生一些有趣的效果。

陆平原,《护身符.201001》,2020,金属配件、树脂,300 x 200 x 25 cm

孟常: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时,也觉得医学和艺术结合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仿佛事情本该如此:艺术为何不能介入医院这样的场所?为什么它只能局限于美术馆和博物馆里呢?

然而,紧接着第二个想法是,在国内这种做法似乎并不多见。通常人们认为欣赏当代艺术需要一定的门槛,比如花费一两百元购买门票去参观那些或许难以理解的作品,这让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产生了强烈的隔阂感。相比之下,在欧洲生活时,我体验到艺术与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如此自然,几乎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状态。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展览,艺术介入医院或进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场景的样态便显得格外清晰。这是一种从外部观察该项目的独特视角。当我到达现场并踏入瑞金医院时——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家著名的医院——尽管我提前到了大约5到10分钟,在那最初的几分钟里,我感受到了那种每次进入医院都会有的紧张感。

“共生之诗·雕塑季”的艺术展览现场,瑞金医院,2025

阳光明媚,但看到担架上的病人被从一栋楼推到另一栋楼,医生和护士匆忙走过,病人家属焦急地等待,即使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内心的不适感仍然存在。

这种紧张感源于医院内所见证的痛苦和可能的死亡,自然会让人联想到许多沉重的话题。然而,当我们走遍这些空间观看艺术作品,我发现,尽管周围充满了紧张、困难和病痛,艺术却能让你短暂地将自己从这种状态中抽离出来,去欣赏树木、阳光、绿色和花朵。艺术作品仿佛在召唤你,让你从医院那紧张的氛围中暂时解脱出来,哪怕只是片刻。虽然它无法改变你面对的医生诊断或病痛。但是它召唤了你一下,让你去跳出来看一眼生活。

我认为,当艺术进入这样的环境时,它或许无法完成所有功能和任务,但它确实提供了一点不同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项目激发了我们的想象: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类似场景出现在瑞金医院或其他公共机构,如精神病院、打工子弟学校或留守儿童学校?无数的公共机构为何不能成为艺术的载体?这难道不是艺术应承担的责任吗?这是我对这一项目的思考。

伦敦孤儿院的博物馆

祝羽捷:刚才孟常提到在医院里的那种紧张感,我深有体会。大约两年前,我妈妈在瑞金医院做骨髓移植手术,我频繁地进出这家医院,在她住院期间也经常在医院里转。你会发现,所有人只要到了医院,从外面等车开始,到进入医院后,每个人的神情都非常沉重,眉头紧锁,很少有人看起来是轻松愉快的。这种压抑感在医院里几乎无法去除。我读了一些报告,包括《柳叶刀》杂志2019年发表的文章以及其他学术期刊中提到的艺术疗愈可以有效缓解医院里的焦虑和压力,这不仅对病人适用,对医生也同样有益。

记得第一次来参观时,院长带我走遍了每一栋楼,从门诊到急诊,再到各个科室。他说,紧张感不仅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还存在于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中。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展览被命名为“共生”。他说,医患之间的矛盾源于相互不理解,他觉得或许艺术能给医生带来一些尊严,并让这种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如此城市: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导览是从瑞金医院的档案馆开始的,那是唯一也是最古老的一座历史建筑。穿过其实相当古典的大堂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带有喷泉装置的区域。这个喷泉装饰区色彩缤纷,带有一种生命的希望的感觉。现代艺术装饰与古典环境在这里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祝羽捷:有人会觉得在医院里做展览,只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就可以了,但我不想这样做。如果只是拿出一个空间,那就又变成了传统的“白盒子”展览方式。我希望每一件作品都能与它所在的环境有很深的融合。

比如平原的作品被安置在转换大楼内,那栋楼上有3D打印和血液科,这些都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联系。而生命之泉是单小明在喷水池中创作的作品。之所以叫生命之泉,是因为背后的大楼是瑞金医院的前身——广慈医院的产科楼,这里曾经迎接了140万上海婴儿的诞生,象征着新生与孕育。这件作品与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孟常:路过那片大草坪时,我们看到了两个大型雕塑,表现的是母亲抱着婴儿的形象。如果没人介绍,我会以为它们是医院原本就有的装饰,因为它们放置得非常自然,仿佛那里本来就缺少这样一个装饰。我觉得这种自然状态很好。如果你在那里驻足一会儿,可能会拍张照或只是简单地看一眼,甚至如果不注意下面的介绍,你都不会知道这里正在举办一个展览。这种不经意间的美好发现,让艺术作品真正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

当你拿着瑞金医院的地图,按照各个点位去参观每一个作品时,实际上也是重新认识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医院的过程。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那种悬浮状态中走出来,真正去了解和感受这一切。

而当我们看到策展作品时,很容易想到艺术的疗愈功能。但在中文里,“疗愈”这个词变得甚至有些过于具体了,我们期待艺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然而,艺术可能并不能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或者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艺术更像是轻轻戳你一下,短暂地将你从现实中拉出来,给你一个小小的召唤,让你暂时走个神。在生活中偶尔打个盹,就像在一片草坪上,在阳光下做个白日梦,稍微放松一会儿,艺术能达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很好了。

这让我想起了并非当代的例子,在锡耶纳有一个圣母玛利亚阶梯医院,陈丹青在其《局部3》中也提到过这个地方,那里的朝圣者大厅摆放着病床,墙上有一整幅湿壁画。这个医院一直使用到七八十年代,卡尔维诺晚年在这里接受治疗并最终去世。

当时的医院不仅是一个宗教与医疗结合的地方,还帮助那些弱小、老弱以及贫穷的病人,有点像孤儿院或慈善院的存在。看着那一整面墙的湿壁画,虽然它不能直接“疗愈”你,或者让你总是感受到上帝的召唤,但它通过艺术表达的情感确实给人以慰藉。不过,我认为这种慰藉不应简单地与“疗愈”划等号,现在似乎有些滥用这个词了,一提到疗愈就会联想到身心灵、香氛等轻盈的场景。其实,艺术应该与生命有着更为厚重的联系,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轻盈的疗愈方式。生命很难被疗愈,但艺术可以轻轻地戳你一下。

祝羽捷:中国当代艺术变化和趋势的一个重点是社区化。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来参观我们的展览时,我们聊到了这个话题。他是1985年第一个在中国开设画廊的瑞士人,当时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当代艺术市场。他在这30年间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之一也是社区化。他说,30年前,无论是西方还是国内,当他支持的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如曾梵志、丁乙等的作品被展示时,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认为那些作品根本算不上艺术。

然而,他敢于购买和支持这些艺术家,并将他们的名字介绍给西方世界,这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他不再需要担心艺术家的名字是否被人知晓,而是更多地关注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和兴趣。他还提到,在30年前,完全无法想象艺术能够社区化。他认为这个医院项目是社区化的一部分。这让我意识到,中国可能正处于一个过渡期,正在逐步来到艺术社区化的阶段。

如今,艺术越来越深入社会,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正如博伊斯所说,艺术可以成为一种社会雕塑。它对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例如降低犯罪率或直接治愈疾病。但是,这种长期的关注和关怀应该能够影响几代人。

    责任编辑:郝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news.dtcms.com/article/GWtMCjLmId.shtml

    相关文章

    纪念沈渭滨︱初五沈大大  浓浓师生情

    2025年4月12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召开纪念沈渭滨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参加座谈会的部分发言稿和提交座谈会的交流稿。一生惬意是文章——纪念沈渭滨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初五沈大大”,是我们沈…

    中签不易,住宿更难,马拉松赛事期间酒店涨价难题如何解决?

    近期,随着春季赛事密集举办,马拉松热度不断攀升,国内多地在举办马拉松赛事期间,周边酒店出现显著涨价现象,部分热门城市甚至出现“一房难求”和房价翻倍的情况,引发参赛者和公众热议。参赛者普遍抱怨“住不起”,社交媒体出现“马拉松刺客”等调侃。跑马拉松“中签不易,…

    世卫成员国就《大流行病协议》达成一致,首次演练应对气候诱发的病毒危机

    经过三年多的艰难谈判,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于当地时间4月16日正式就《大流行病协议》草案达成一致,并将其提交于5月召开的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这一协议被视为各国在加强全球防备下一次大流行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重要进展。就在草案达成…

    释新闻|特朗普喊话鲍威尔早点走人,美国总统能否解雇美联储主席?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视觉中国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关系加剧恶化,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风险。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4月17日再度对鲍威尔施压,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鲍威尔的行动总是“…

    14岁男孩膀胱内现52颗磁力珠,专家呼吁关注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

    4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悉,该院泌尿外科医生近日成功为一名14岁男孩实施高难度微创手术,从其膀胱内完整取出52颗磁力珠。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排尿功能已恢复正常,即将出院。院方透露,该名少年患者因青春期好奇心…

    马上评丨黄仁勋到访中国,一个重要节点和一句大实话

    英伟达CEO黄仁勋。央视财经 图全球科技界的“顶流”、英伟达CEO黄仁勋,这两天来北京了。4月1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何立峰表示,欢迎包括英伟达公司在内的更多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尽…

    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再制造业务落地上海

    上海海关对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保税再制造业务进行现场指导。 谢宗赢 图4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日前,在上海海关监管下,2台沃尔沃(VOLVO)旧液压泵主泵从欧洲运抵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的再制造专业车间,准备开启设备“新生”。这标志着全国首票海关…

    上海浦东召开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综合型企业出海服务平台启动

    4月18日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召开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4月18日上午,在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之际,上海浦东新区召开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会上,浦东新区集中推出50个高水平改革开放典型案例,发布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五大行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

    日薪100元散发“引流小卡片”,上海浦东警方抓获2名违法人员

    兼职散发“引流小卡片”,实则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4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获悉,近期,浦东警方在花木街道及周边区域抓获2名散发“引流小卡片”的违法人员。查获的“引流小卡片”。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 供图近期,浦东公安分局花…

    自然资源部一季度新批用海项目中,涉历史遗留围填海项目56个

    2025年4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 图4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1季度,全国新增批准用海项目776个,用海面积107.1万亩,其中全国批准涉及利用“未批已填…

    许志强评《伐木》|伯恩哈德的文人共和国

    《伐木:一场情感波澜》,[奥]托马斯伯恩哈德著,马文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3年10月出版,256页,75.00元一《伐木》出版于1984年,是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的晚期作品。一部典型的伯恩哈德小说。伯恩哈德的风格和主题通过该篇便可领略。风…

    亚洲大厦和一个被音乐剧改变的街区

    夜幕初降,亚洲大厦里灯火通明,位于九江路和汉口路的两个入口外,已经聚集了不少来看戏的剧迷。晚上七点半,《辛吉路的画材店》《女神在看》《#0528》《桑塔露琪亚》《怪物》等多部音乐剧同时在亚洲大厦各个空间上演,这座昔日的写字楼,如今已成为上海音乐剧产业的重要地标,…

    鲁比奥在法国只字不提关税,美国威胁下欧盟勉力维持统一战线

    欧洲人最近很忙。一方面忙着去华盛顿和特朗普谈判,一方面忙着到北京和中国领导人见面。欧盟负责贸易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3月底刚刚到访北京,本周又专门飞去了华盛顿。在华盛顿的谈判进展很慢,特朗普政府的90天关税豁免期毕竟只是暂停。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赣江奔流潮正涌,赣鄱改革势如虹。4月17日,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开业暨政银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出席并为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揭牌。江西省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许忠华主持开业仪式。开业仪式…

    美肯塔基州长警告:关税或致美家庭年增数千美元支出

    据美国《国会山报》当地时间16日报道,对于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做法,美国肯塔基州州长贝希尔在社交媒体上警告称,有研究表明,美国政府采取的关税措施预计将使美国家庭每年多花费数千美元。贝希尔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是“糟糕的主意”,因为这等同于向每个美国家庭征税。责…

    喝水呛咳?帕金森患者的吞咽障碍看这一篇就够了

    原创 王婷玮 华山康复医学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属询问:“最近喝水老是呛着,吃饭也变得很慢,这是不是病情加重的迹象呀?” 其实,这种看似平常的症状,很可能是帕金森病引发的吞咽障碍在作祟。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

    疼痛管理“童”样重要,解读围术期疼痛管理

    手术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也可能伴随着恐惧和疼痛。有效的围术期(手术前、中、后)疼痛管理不仅能减轻孩子的不适,还能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许多家长可能会对儿童疼痛管理存在疑虑,比如:“孩子这么小,能用止痛药吗?”“孩子不会表达疼痛,怎么判断他…

    突然手抖心慌?低血糖的“死亡连锁反应”,3步急救法必看

    原创 喵大夫 猫大夫医学科普原标题:《突然手抖心慌?低血糖的“死亡连锁反应”!3步急救法必看》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

    别把癌症当鼻炎,爱吃这类食物的人,尤其要警惕

    原创 腾讯医典 “一开始没怎么当回事,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 26岁的小刘用亲身经历证明,身体一旦有问题,千万不能大意。半个月前,耳鼻喉科的同事收治了一名患者小刘。 虽然同事戴着口罩,但当小刘张开嘴的那一刻,口罩还是没能挡住扑面而来的气味。 (图片来源:soogi…

    谁在地铁里阅读?——对话上海地铁上的读书人

    2025年“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对话上海地铁读书人》预告片。采访:彭珊珊 摄像:樊晔亲、傅海峰 视频编辑:徐储立(00:24)澎湃新闻自2018年起推出“地铁上的读书人”系列,7年间发布30多篇文章,记录了上千个通勤阅读场景。报道从最初的“偶然发现”,逐渐演变为一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