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8日举行的2025“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首场活动上,道客网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齐彦、轻流科技创始人薄智元、皓元医药董事长郑保富三位嘉宾先后登上演讲台,分别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开源精神”的理解。
什么是“开源”?这原本是一种软件开发模式,将自己项目的代码放到网上,公开让所有人查看、修改和维护,其本质是共享知识,推动技术进步。而开源精神不仅关乎技术或代码,更强调创新、开放、协作、共享、自由的核心理念。
从苏州河的碧波到世博园的云影,浦江的浪花正在搬运创新的密码,而开源带来的能量,不仅仅是与机器人对话,千行百业将会因为开源而交融,这是深度协作、生态协同带来的澎湃智慧,也是“青年草坪”创办的初衷。三位演讲嘉宾眼里的“开源”是什么?他们对未来有怎样的展望与思考?我们分别和他们聊了聊。
4月18日,“青创齐聚世博行 同心筑梦引领区”青创上海—2025浦东徒步行活动在世博文化公园举行,由上海市工商联和澎湃新闻共同打造的2025“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同步启动。
在当天举行的首场“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演讲环节,张江药谷青年创新创业者联盟主席、皓元医药董事长郑保富以《开源共享,破界共生:生物医药的跨域协作》为主题,从生物医药行业跨域协作发展的角度,分享了他眼中的创新密码和开源精神。
“作为每天和试管、数据打交道的医药创业者,过去17年,我和团队只做了一件事:把‘不可能’的化学方程式变成‘可能’。”演讲中,郑保富首先分享了自己团队摸索出的三个“共”字密码:一是共享技术底盘,打破转化壁垒;二是共建研发根系,加速源头创新;三是共抗产业寒冬,拒绝零和博弈。
这正是他眼中共享、创新、协作的开源精神。“今天,我们的分子砌块库开放给全球1万多家机构共享,我们储备的11万个药物模块,不是皓元的专利,而是全行业创新的积木。”他说,在上海,医院向企业开放临床样本,AI公司帮我们模拟药效,连材料专家都在参与研发纳米胶囊,“中国技术开放力,正在改写世界药方!”
2006年,27岁的郑保富从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当时,跨国制药企业在国内陆续成立研发中心,国内CRO(注:医药研发领域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的机构)行业正处于爆发阶段,他决心投身创业的浪潮中。在选择城市时,上海的地理位置、营商环境、政策支持、人才优势、国际化氛围等所展现的创新生态吸引了他。于是,他与两位师兄合作,共同在上海创立了皓元医药。
皓元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为全球制药和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的平台型高新技术企业,已深耕生物医药领域19年,在全球多个地区设立业务运营枢纽。目前,公司已为来自全球1.3万余多家合作伙伴提供服务,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中国医药CDMO企业20强”、中国科促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希望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型贡献力量。”郑保富告诉记者,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者,他深信“真正的创新者从不筑墙,而是搭桥”,皓元医药的快速发展,靠的正是“共创、共赢、共享”的信念,不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是服务的拓新者,通过技术与资源的开放协作,帮助全球超1300家合作伙伴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作为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当下,上海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而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上海的生物医药行业也正在不断突破传统边界:医院开放临床样本数据,AI公司模拟药效,材料专家研发纳米胶囊……
“这种‘破界共生’的生态,让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多学科协同的结果。”郑保富认为,真正的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跨域协作的共振,上海的开放生态正是生物医药创新的最佳催化剂。在这里,医院、AI、材料科学与药企携手,为人类健康未来搭建桥梁,“作为企业,我们通过共享资源、共创技术、共筑生态,打破了行业边界,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皓元医药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高通量筛选、流体化学等核心技术平台,加速布局XDC、PROTAC、多肽等新分子领域,推动从药物发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技术升级。同时,深化AI、绿色化学等前沿技术协同创新,构建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引擎。
“从生物医药跨域协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研发范式,生物医药产业将向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郑保富表示,医药行业的进步需要的是“破界者”,而“破界者”从不独行。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名创业者,他深感开放与协作是“破界者”的必由之路,而上海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诠释者,“疾病不分行业,生命没有边界,在上海,开放就是最好的药引。”
除了皓元医药董事长,郑保富还有一个身份——张江药谷青年创新创业者联盟主席。站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潮头,他希望年轻的创业者们都能够做创新的“破界者”,用颠覆性思维撕开赛道裂缝,就像AI正在重塑药物发现规则。同时,做生态的“协同者”,积极融入产业孵化加速平台,利用融资、研发外包、设备共享等资源,跑出技术转化的加速度,打造“产学研医金”协同发展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