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的植物隐喻仍暗含“肉食”逻辑——多物种人类学视角的文本分析

article/2025/4/19 22:26:17

韩国小说《素食者》在其作者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再次成了大家阅读及讨论的焦点。这个故事围绕一位因想要成为植物而拒绝进食的女主角,形成了“植物vs动物”的二元隐喻结构,以植物来隐喻被压迫者、牺牲者和奉献者,以动物来隐喻索取者、压迫者、加害者等“肉食者”。一方面,这一隐喻颇具反抗精神,表达了东亚女性对社会规训的非暴力不合作;另一方面,该隐喻所依赖的知识结构——人与自然界动植物的分类和暗藏的褒贬,却依然不合时宜地闪烁着近代哲学中常见的二元对立与等级观念,和近年来的生物学、多物种人类学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换而言之,从一种求全责备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素食者》的文学隐喻得以成立的知识结构依然是“肉食性”的,其反抗仍有未尽之处。

一、《素食者》的隐喻:无行动的植物与无理性的动物

女主英惠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其主体性和无能动性之间的反差。英惠通过血腥的噩梦反思父权社会的暴力,从而改为素食,并因此和家人产生分歧,这种觉醒无疑源于她对自身主体性的发掘和肯定。然而,在觉醒之后,英惠的反抗却显得异常被动:语言上,她沉默寡言,几乎不解释自己的变化,不表明自己的立场,用微笑和沉默回应绝大部分对话。丈夫评价英惠“少言寡语”,姐夫眼里英惠的沉默微笑有种“不会拒绝,也不会畏惧”的虚无。动作上,除了割腕那次被家人逼迫后的决绝,英惠大多数时候缺乏行动——她一开始还食素,后来干脆放弃进食行为,生活日常也变成了静静地倒立模仿大树扎根。

在和姐姐的坦白中,英惠曾经说过,自己彻底绝食后“再也不是动物了”,这一自我评价暗示了一个等级性的退出机制:通过素食,从人世退出,成为动物;通过绝食,从动物界退居为植物。而英惠的沉默和静止,也是为了模仿植物固着的特征,植物在人的感知范围内,没有语言,没有行为,被根系固定在原地,默默进行光合作用以自养,不索取不杀生,却为动物奉献营养,拥有作者想褒扬的一切美德。

小说“人-动物-植物”的这一分类不免让人想起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植物和动物的讨论。作为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曾经把生命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植物灵魂负责最基础的营养和繁育,但无法采取行动;动物灵魂在此基础上更高一筹,能感知、行动;而理性灵魂则为人所独有。启蒙运动的哲人也从这一理论中汲取营养,构建了一个自然万物皆低于人类的分类体系。比如,黑格尔认为和动物相比,植物缺乏个体性和自主性,没有能力对外界影响作出反应;再如康德认为人与动物虽然都能行动,但区别是人拥有理性和自由……不论是古典时代还是近代,主流人文主义都认可一种等级化的生物分类知识,其中缺乏理性的动物比人低等,而缺乏能动的植物又比动物低等。

这一等级化的分类知识往往用于论证支配关系的正当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自然目的论”,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各有其目的,植物的存在是为了成为动物的食物,而动物的存在则是为了服务于人;康德也认为只有拥有理性的生命才拥有人格,因此人不必对动物负道德义务,尽可以对动物生杀予夺。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支配关系的正当性绝非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也同样适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也同样适用于性别问题,他认为女性天生的目的就是生育和繁殖,和男性相比,女性缺乏理性,因此理所应当地要接受男性统治;无独有偶,由于奴隶心智低下,就如没有理性的动物一般,所以理所应当地沦为奴隶主的物品和工具。同理,启蒙运动中的各位思想家也没少讨论过西欧人和“野蛮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为殖民主义寻求正当性。人对自然的统治,镜像了男人对女人、奴隶主对奴隶、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是同出一脉的二元结构。就此,托尼·戴维斯(Tony Davies)曾不无辛辣地讽刺道,“到目前为止,所有人文主义都是帝国主义。他们用某一个阶级、一个性别、一个种族、一个基因组的声音和利益来谈论人类……几乎不可能想到未冠以‘人道’之名犯下的罪行”。

正如戴维斯等诸多批评者批判的那样,人文主义传统往往依赖于建立人/自然、动物/植物、男/女、理性/感性、行动/静止等一系列二元对立项,并将其置于等级化的知识结构中,为现实中的权力关系张本。《素食者》的女主意在反抗父权社会的暴力与规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英惠对植物静默与无行动能力的模仿、她对人-动物-植物分类的暗示,都使得小说的隐喻重申了人文主义中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的二元对立与等级观念,而这些观念又与父权社会的性别结构同源。可以说,其反抗的举动又暗暗包藏着肯定的成分,《素食者》的反思恐仍有未尽之处。

二、海带和蘑菇是植物吗:生物分类的模糊性与作为行动者的植物

如果动物不站在植物的对立面、植物不是静默的,那么自然界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这个问题涉及生物分类学(taxonomy)和人类学的演变,在此稍做梳理。

试举《素食者》第一章第二节的两个例子:

1.“妻子准备的晚餐只有生菜、大酱、泡菜和没有放牛肉或是蛤蜊的海带汤。”

2.“每逢周末,她会拌两样野菜,或是用蘑菇代替肉做一盘炒杂菜。”

句子1和2中,各有一种表面上像蔬菜,但其实不属于植物界的生命:海带属于原生生物界,而蘑菇则属于真菌界。生物分类学现在采取的是1990年沃斯(Woese)等学者提出的三域六界系统,除了耳熟能详的动物界、植物界以外,还有与之并行的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古菌界、和细菌界。动物与植物并不二元对立,至少还存在其他四种不同的生命形态,这还不算有争议的病毒;动植物也不是动与静、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动物中也有完全固着的珊瑚,而植物中也有能捕食的捕蝇草。 

六界分类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海带和蘑菇的分类都经历了分类学上的反复变化: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é)在《自然系统》中,把世界上所有生命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两界,海带和蘑菇都被划入植物界中;发明普通显微镜后,科学家终于能从微观角度发现海带蘑菇与植物的不同,于是1866年霍格和赫尔克(Hog & Haeckel)提出了三界分类,即植物和动物以外还存在原生生物界,而此时的海带和蘑菇又被一股脑归入原生生物界;而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分子生物学(生物基因测序)的发展,1969年魏泰克(Whittaker)又提出了五界分类,基于真菌的细胞壁组成不同、营养方式不同等因素,将真菌单独分离出一界,此时蘑菇又归属于真菌界。

生物分类学变化图,笔者2024年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随着研究工具的更新,这些表面固着的“前植物”的静与动也经历了重写:在显微镜下,海带所属的藻类近亲,其细胞同时具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比如眼虫藻可以借鞭毛进行运动;而每秒100万帧的高速摄像机发明后,人们也终于捕捉到蘑菇如何弹射孢子——蘑菇的菌盖每秒释放3万个孢子,借助液体加压,在1微秒的时间间隔里把孢子弹射几米远。1微秒的时间间隔是人眼察觉所需时间的两千分之一,在高速摄像机出现之前,蘑菇在人眼里一直是静止的。

海带和蘑菇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变化,向我们展示了知识的主观性:生物分类学的边界是模糊的,动物与植物并不对立,眼虫藻这种过渡性的原生生物的存在恰恰证明了动物与植物的联系;生物的分类变动不居,一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而运动和静止等诸多特征,本身也取决于观测的尺度。人文主义所讲述的“人-动物-植物”的等级的故事,本质就是人文主义建立于人/自然、动/静、理性/感性等二元对立项上的一个迷思。

为了走出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的阴影,人类学提出了多物种民族志(multispecies ethnography)的概念。这一潮流强调人不是世界的中心,人属于动物,处于和其他物种相互缠绕、共存共生的交缠当中;人也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出身于自然科学后来又转向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就曾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 (Actor-Network Theory) ,他认为行动者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人,还有实体的其他生物以及非实体的观念和技术,行动者不需要主观意识,依然可以通过彼此的联结网络产生影响。因此,人处于和其他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等非人行动者共同塑造的世界当中。

在这种整体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生物符号学(biosemiotics)蓬勃发展,出现了不少以“作为行动者的植物”为范式的研究:植物有能动性,可以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驱赶昆虫、捕食者,通过提供果实把动物变成传播自身种子的手段;植物拥有无声的语言,1983年,北美科学家发现在一棵植物受到昆虫咬伤后,附近的树木也会生产抵挡伤害的酚类物质,因为不同植株可以通过挥发性有机物(VOCs)实现同类之间的信息交换;植物甚至还可能拥有有声的语言——2023年《细胞》刊登了一篇以色列的研究,研究者通过机器学习记录下了植物在经受压力后发出的嘈杂声波,只不过植物这一“尖叫”的频率属于超声波,因此人耳永远无法察觉。

结论:想象一种超越性的知识结构

六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多细胞复杂生命首次大规模涌现。然而,迥异于现代人的想象,埃迪卡拉生物群既没有捕食者也没有被捕食者,在初期海洋食物大丰盛的环境下,许多动物像植物一样固着在海底,大张着嘴巴滤食海水中的有机物就能存活。这是所有动植物的起源故事。

尽管上亿年的时光足以让它们分道扬镳、独立分化到面目全非,但生命之树丫杈之精彩繁茂就和它的根茎起源一样,都不是人/自然、动物/植物、动/静、捕食/被捕食、强/弱等简单的二元对立项可以概括的。《素食者》的文学隐喻,其本体充满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但喻体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解读却投射了许多与文本想反抗的内容如出一辙的逻辑。当然,部分新观念和研究结果是《素食者》创作时间段(2002-2007)同时或者之后才蔚为大观的,因此,本文无意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但对于新生代创作者来说,超越人文主义的藩篱势在必行,不妨从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新趋势中汲取灵感,多多想象作为行动者的动植物和相互连结的自然生态。动植物承载了太多和它们自身无关的道德评判,可人类的社会问题,终究还是人自己的。

    责任编辑:龚思量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news.dtcms.com/article/DSCynjYiBf.shtml

    相关文章

    李公明︱一周书记:时代风雨中的……叛逆者在前行中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美]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著,陈以侃译,云南人民出版社丨理想国,2023年9月版,224页,59.00元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 1949-2011)的《给青年叛逆者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2001;陈以侃译,…

    《素食者》的植物隐喻仍暗含“肉食”逻辑

    韩国小说《素食者》在其作者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再次成了大家阅读及讨论的焦点。这个故事围绕一位因想要成为植物而拒绝进食的女主角,形成了“植物vs动物”的二元隐喻结构,以植物来隐喻被压迫者、牺牲者和奉献者,以动物来隐喻索取者、压迫者、加害者等“肉食者”。一方…

    不做“正常”的囚徒

    【编者按】由三位媒体人张之琪、傅适野、冷建国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节目“随机波动”摘选的播客访谈最近结集出版。其中有三篇有关女性写作者的访谈都谈到了“正常”这一话题,访谈对象分别是作家张悦然、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记者安小庆。她们探讨了女性在创作、生活和自我认同…

    马上评|“阿大葱油饼”回归,上海美食的人间烟火故事

    你还记得“阿大葱油饼”吗?曾经的沪上顶流小吃、初代网红“阿大葱油饼”又回来了。目前,位于石门二路的新门店正在装修中,只是这回“主理人”由创始人吴根存师傅,换成了他的儿子吴志勇。40年前,“阿大”吴根存开始摆摊卖葱油饼,因为用料扎实、做工细致、火候到位,葱够多…

    精致优雅:近代早期英国的“文明礼仪”

    对于任何有社会抱负的男男女女而言,了解上流社会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掌握优雅的餐桌礼仪。人们普遍认为,嘴里塞满食物、吃饭时吧唧嘴、舔盘子或在路边吃东西,都是粗俗之人的行为。12世纪,贝克尔斯的丹尼尔规定,和别人一起吃饭时,吐痰、咳嗽、擤鼻涕、舔手指或对着热…

    陈宝良:明清时期少林、武当两派的拳法

    在明清僧人群体中,无疑已经形成了一股尚武之风,亦即“禅武”精神。这可以从“僧家武艺”与僧人从戎两个方面加以论之。说及僧家武艺,显然有必要对少林派武艺加以适当地梳理与厘定。今人一说武林高手,必推少林、武当。毫无疑问,少林属于外家功夫,而武当则属于内家功夫,两…

    编年岂徒哉:《资治通鉴》中魏征26年的人生史

    《资治通鉴》是编年史巨著,不以历史人物为主要书写对象,和纪传体正史以人物传记为主的编纂方式差异明显,但无论那种,史书总要叙事,而事又离不开人,于是纪传体是“事在人中”,而编年体是“人在事中”,人物形象需要通过一件件史事来塑造,他参与的历史事件越多,形象就会…

    美空军B-1B轰炸机抵达日本,执行战略威慑任务

    美B-1B轰炸机抵达日本,这是近年来美军罕见的军事动作。美军B-1B战略轰炸机 视觉中国 资料图据参考消息网16日报道,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官网消息报道称,美国一支B-1B“枪骑兵”轰炸机编队已经抵达日本三泽空军基地。消息显示,美空军数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于4月15日从得…

    业绩激活新消费,押中爆款哪吒IP的泛娱乐龙头卡游再冲港股IPO

    泛娱乐产品行业龙头已重启赴港上市的步伐,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4月14日晚间,卡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游”)再次向港交所递表,寻求在香港上市。据了解,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泛娱乐产品公司之一,玩具,尤其是集换式卡牌,是其核心产品。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公…

    锦州4名少年偷手机89部还发视频炫耀,店主:贼抓了又放,手机向谁要

    “贼抓了却放了,警方说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可我被盗的其余40部手机还没追回,我该找谁讨要呢?”辽宁杨先生向记者求助说。杨先生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镇经营一家手机店,4月7日凌晨,一伙少年撬门进入店内盗走89部手机,由于均未满16岁,警方抓获嫌疑人后口头教育后释放。…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6日晚开始发生地磁暴,尚未结束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4月17日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16日20时-23时,发生大地磁暴,Kp=7.33;16日23时-17日2时,发生中等地磁暴,Kp=6.33;17日2时-5时,发生特大地磁暴,Kp=7.67。目前地磁暴事件尚未结束。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

    上海出台26项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公平竞争、融资支持等

    发布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4月17日上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上海创新…

    4个“首”,江西这场大会将引爆“诗和远方”

    烟花点亮洪城夜空人世间最美妙的相遇,莫过于在花开的季节,遇见期待的美好。4月26日至27日,江西省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南昌隆重举办。这次大会,将是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的一次盛会,也是江西文化和旅游的一次集中推介。一系列高端对话、商贸活动、文旅项目将…

    言短意长|郑州大学教授范冰冰遭遇标题党

    前几天我刷微信公众号的时候,确实看到了《范冰冰获国际大奖》这个标题。但是由于我一向对娱乐新闻无感,就没有点进去看。这几天的新闻告诉我,这不是一则娱乐新闻,而是一个标题党。此范冰冰是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非彼范冰冰。范冰冰教授 学院官网照片事件的传…

    广西京族人的“高跷捞虾”:以前老辈个个都会,现在展演收入赶得上真捕鱼

    4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了京族聚居的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在金滩海边向游客展示“高跷捞虾”的京族人苏海兵介绍,这种古老的渔业生产技能,全村只有7个人会,如今已成为一项自治区级非遗习俗,他展演高跷捞虾的收入,已经赶上了平时捕鱼所得。苏海兵和村民在展示高跷捕鱼。本…

    独家专访|阿来:人只活几十年,我得写点不一样的

    阿来,从来都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他出身藏族,用汉语写作。他的文字遍布于诗歌、小说、散文、剧作,他把目光望向了历史、现实、人文、地理,他带来了《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去有风的旷野》《大河源》等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他是茅盾文学奖历史…

    眨眼间能完成10亿次存储,上海科研团队研制出超高速闪存

    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刘春森团队通过构建准二维泊松模型在理论上,预测了超注入现象打破了现有存储速度的理论极限研制“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其擦写速度可提升至亚1纳秒。400皮秒相当于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快…

    是什么,坚定了外资企业“在浦东为世界”的决心?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对中国是否有信心?4月14日,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的聚氨酯减振元件(Cellasto)业务宣布,在上海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建设第二套装置,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今年3月底,奥的斯中国区总部迁至浦东前滩。奥的斯中国区总裁罗小莉称,随着城市焕新…

    对话|女足国脚,离开体制“再就业”

    对于运动员来说,当他们从职业赛场转身离开,一段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要走向什么方向,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前中国女足国家队门将赵丽娜,选择了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两年前的4月14日,在正式宣布退役的同时,赵丽娜也公开了自己退役后将要创立的足球公益项目“星球计划…

    非盟特别会议聚焦美国关税政策,共商应对之法

    当地时间15日,非盟执行理事会第24届特别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召开,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成为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在此次非盟执行理事会特别会议上,与会各国外交官、非盟官员等对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进行了商讨。非盟委员会主席优素福表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