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徽4月17日公布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两省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1.1%和17.3%,海外市场多点开花、民营企业活力释放成为外贸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支撑。
海关工作人员上门为绍兴一家企业解读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措施,帮助企业用好原产地规则。
据“杭州海关发布”17日消息,一季度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1.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对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在全省进出口总值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56.0%。
据统计,一季度浙江实现出口9707.5亿元,增长11.1%;进口3224.7亿元,下降2.8%;进出口增速、出口增速在东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分别居第一、第二位。
浙江的进出口额在各省份中仅次于广东、江苏,外贸依存度则最高,去年11月中旬召开的省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已提出深入分析研判外经贸形势,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国际市场趋势变化,统筹打好“稳拓调”组合拳,全力巩固外贸基本盘。
一季度,浙江对新兴市场的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进出口7241.8亿元,增长7.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6.0%;对欧盟、东盟分别实现进出口1943.4亿元、1904.8亿元,增长12.6%和13.2%;对中东、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1521.5亿元、1339.1亿元、981.7亿元,增长5.8%、2.2%、6.7%。
1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外贸情况。当期,全省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2153.3亿元,增长13.1%,其中出口1478.3亿元,增长17.3%;进口675亿元,增长4.8%。
今年一季度,安徽与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60亿元,增长12.8%,占全省进出口的53.9%;对欧盟进出口281.5亿元,增长14.6%,占全省的13.1%;对东盟进出口265.3亿元,增长23%,占12.3%。
从经营主体数量看,目前安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企9361家,每10家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企业中差不多有9家是民营企业,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158.5亿元,增长17.6%,占全省外贸的53.8%,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6%。
一季度浙江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05万亿元,增长8.4%,高出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的比重提升0.8个百分点,达到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