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新城发展行动方案》近日发布,五个新城将在各自的细分赛道内做强产业, “北斗与低空经济”是青浦新城的重点特色产业细分赛道。
4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2025年新城发展行动方案新闻通气会暨首场“媒体看新城”集体采访活动青浦专场上了解到,青浦区已成立工作专班,围绕细分赛道,将聚焦智能制造、维修服务两个关键领域做强产业。
智能制造、维修服务两个关键领域
青浦区作为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之一,是上海市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当前青浦新城区域已集聚航空设备制造、关键部件研发、导航定位、低空运营服务等多个方向的优质项目,有望建设一座面向未来的“天空之城”。
青浦区经委副主任李玉洁表示,目前青浦区已成立工作专班,研究编制了《青浦新城北斗与低空经济特色产业细分赛道规划》,将聚焦两个关键领域:一个是智能制造,包括工业级无人机及其配套零部件、北斗终端设备等细分领域;另一个是维修服务,包括航空发动机维修、低空运营服务等细分领域。
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青浦区供图
位于青浦新城东北侧的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作为东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基地,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新型航空人才基地,这里有着1:1高仿真驾驶舱、实时飞行仿真系统、智能维修设备等培训与研发设施,是东航与青浦工业园区布局细分赛道的重要成果。
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内,乘务学员正在进行训练。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在青浦区航空产业协会会长李锦铭看来,低空经济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无人机及eVTOL飞行器,“截至2024年9月,青浦区低空经济产值达到了197亿元,低空经济的发展从物流、人流通航发展到eVTOL,应用场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做好产业导入,加快推进老城厢开发
当前,青浦区将对标“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发展愿景,聚焦“1+3”重点区域(1是新城中央商务区,3是城市更新实践区、未来新城样板区和产业创新园区),秉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一城两翼”活力型服务枢纽。
2025年,青浦区将聚焦新城中央商务区、城市更新实践区两大核心区,加快推进未来城市样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区线新城南站片区规划落地。
作为青浦新城的核心,6.5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是“东西区域联动、南北产城融合”的枢纽节点。
在新城中央商务区,青浦区将围绕总部研发核心区建设做好产业导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招商推介和在谈项目落地,启动青浦之芯岛综合开发;围绕新城绿色客厅建设做好场景打造,沿上达河生态活力廊,推动骨干交通网“两横两纵”项目开工,加快勾勒水韵、绿网、蓝脉相融合的新城绿色客厅轮廓。
在城市更新实践区,青浦区将利用好老城厢文化底蕴,加快推进老城厢开发,引进片区综合开发运营合作方,加快“T”形水轴示范样板区建成。“去年,老城厢居民完成征收签约848证。今年3月,旧改首个项目公司已在联交所正式挂牌遴选社会合作伙伴。老城厢的魅力在于烟火气与人文气息的交融,所以旧改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兼顾历史保护与功能再生。”青浦区新城发展办党组书记陆冬云表示。
青浦新城绿环。青浦区供图
此外,作为新城“两环一园”(环城水系公园、新城绿环、上达中央公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46公里的青浦新城绿环第一段13.2公里贯通道及有关配套设施已于2024年内建成。
2025年,青浦新城将进一步聚焦产业引领,突出以产兴城,推动新城特色产业细分赛道发展,提升新城集聚度和显示度;聚焦产城融合,加快中央商务区以及老城厢两大核心区提升,唱响“双城记”,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按照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总体定位,推动青浦新城各项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