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用AI引领未来学习研究,上海又有了新的举措。
4月19日-20日,以“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多样态”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年会在宝山区举行。会上,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人工智能课堂分析循证实验室”成立,实验室将围绕未来学校的未来课堂和学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同时,“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七大实践联盟成立,该联盟汇集并共享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优质专家、技术、平台等资源,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长三角未来学习发展新模式,为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会上还展示了11个“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全国实践联盟首批工作坊研究成果及9个智慧教育应用场景。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振峰表示,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性转变,基础教育面临传统教育模式与智能时代适配性不足、标准化评价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等问题,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对“智慧心育”“智慧体育”“学习为中心的智能课堂循证”“拔尖创新高潜人才模型建构与测评”等项目进行了探索,聚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2025年,中心将围绕“未来学习样态、未来课堂结构、未来课程形态、未来评价模式、未来学习空间、未来教师素养、未来学习图景”等展开探索,在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形成更多的实践案例,并构建起上海各区、长三角地区的共研共享机制。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治发布了《未来学习研究2025蓝皮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方向指引和思路参考。
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年会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主办,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及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共同承办。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政学界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