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1500年水镇枫泾有座丁聪美术馆

article/2025/4/21 8:07:20

在中国艺坛,有一对漫画家父子——丁悚(1891-1969)与丁聪(1916-2009),他们的祖籍位于上海金山区枫泾古镇。在枫泾,他们的祖居原址建有一座以丁聪美术馆,馆内最吸引人的是二楼对丁聪生前在北京的书房“山海居”的复原。

丁聪之子丁小一谈枫泾古镇丁聪书房的复原(02:08)

丁聪之子丁小一与其父亲老友黄永玉之女黄黑妮近日相约在丁聪美术馆碰头,与澎湃新闻记者回忆父辈的往事,“记得父母走过的路,让大家都能看到艺术家的一生。”

丁聪之子丁小一(左)和黄永玉之女黄黑妮在枫泾丁聪美术馆门口合影。

枫泾古镇,一座拥有1500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水乡,因地处吴越交汇处,被称作“吴跟越角”。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间美食琳琅,酱香四溢的丁蹄、热气腾腾的发糕,以及入霜期后香糯回甘、入口即化的上海青,处处有一种让人不自觉舒缓下来的烟火气息……根据丁悚留下的文字记载,丁氏在清初迁徙至枫泾虹桥,至乾隆嘉庆时期家声日盛,曾为当地望族。太平天国时期盗贼蠭起,丁家祖居“虹东草堂”成了废墟,到丁悚这一辈,仅存瓦房三间。1903年,丁悚离开故乡,赴上海当学徒,后来成为民国著名画家、文化活动家——1926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漫画社团“漫画会”,牌子就挂在天祥里丁悚家(今黄陂南路847弄9号)。

20世纪30年代,丁聪与父母一起游园

1916年丁聪出生在上海南市。16岁那年,随父亲回乡探访旧故,才第一次来到枫泾。此后,因战乱与时代变迁,他再未踏足故乡。直至70年后的2002年,86岁的丁聪才第二次来到枫泾。这一次,他和夫人沈峻一路问询、多方打听,终于寻到枫泾公墓里父母亲的墓地。次年,枫泾古镇相关负责人给住在北京的丁聪寄去几封信,表达要建“丁聪漫画陈列馆”的强烈愿望。据丁小一回忆,母亲沈峻当年接连收到几封来自枫泾真挚诚恳的信件,听闻家乡即将开发旅游,丁聪表示愿意支持。丁聪漫画陈列馆其后成为枫泾镇最早的三个旅游景点之一。

丁聪在坐落于枫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留影。

2003年丁聪漫画陈列馆在枫泾北镇正式对外开放后,留下了诸多丁聪老友的足迹,如黄苗子、黄永玉等。2019年,丁聪漫画陈列馆扩建,搬迁至位于枫泾南镇的丁家祖居原址附近,并更名为丁聪美术馆,此时恰逢丁聪逝世十周年。

2002年,黄苗子、郁风、韩美林在丁聪漫画陈列馆前合影。

丁聪美术馆中,一件黄永玉在2006年5月造访枫泾时对着静谧深巷中“丁聪漫画陈列馆”写生的画作与如今的馆舍遥相呼应,让人不禁感慨光阴流转,旧日友人笔下的画卷,竟在岁月更迭中映照出美术馆的前世今生。

2006年5月,黄永玉画的丁聪漫画陈列馆。

小丁和他的朋友们

丁聪美术馆前,迎接八方来客的首先是丁聪的自画像:幽默豁达的圆脸,一副占据脸庞三分之一面积大的眼镜下,丁聪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线。这正是冯骥才《丁聪写意》中“达观、开通、厚道、不较真儿、有爱无恨”的模样。

丁聪美术馆内景,丁聪作品成为指示牌。陶平 摄

美术馆由建筑与园林组成,园林部分复原了丁悚对于祖居“虹东草堂”的文字描述。廊腰缦回之间随处可见丁聪的漫画,或为动线索引,或为装饰点缀,素笔勾勒,为古色古香的美术馆增添一抹生动跳跃。

丁悚对丁家老宅的描述

丁聪美术馆中,根据文字记载复原的“虹东草堂”。陶平 摄

丁聪美术馆的展陈部分,以照片文献、作品、实物等结合的方式,勾勒出丁悚丁聪父子的生平,以及上海天祥里、北京魏公村、昌运宫等几处丁聪曾经的居住地。

黄永玉之女黄黑妮谈父亲与丁聪的友谊。(02:10)

早年,丁悚家有个“礼拜六客厅”,每逢周六,戏剧界、电影界的明星、作家和画家都喜欢去丁家聚会。长大后,丁聪延续了父亲的这种传统,其友遍布各界。于文学界,有剧作家夏衍、吴祖光、散文家郁风等;于翻译界,有著名伉俪杨宪益、戴乃迭等。当然,在其身处的美术界,齐白石、徐悲鸿、张乐平、黄苗子、邓散木、黄永玉等,都与丁聪交往颇深。丁聪美术馆内设有“丁聪与友人展区”,呈现的便是丁聪和他的朋友圈。

《丁聪在重庆时与友人的合影》(左起特伟、张仃,丁聪、胡考、张光宇) 摄影 1940年代 由丁聪美术馆惠允

“布置完爷爷(丁悚)的展厅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我爷爷和我父亲都非常珍惜朋友,我希望做一个能展现他们友情和生活状态的馆。比如我父亲和黄苗子的友情是从19、20岁出头的小伙子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点,大家一直共同行进在同一条道路上。在我看来这样的友谊是可圈可点的。”丁小一说。

90多岁的黄苗子整理照片,在便利贴上写下与丁聪合影时的情形。

黄苗子为丁聪拍下的手持相机的照片

“这些老人家互相之间的关系一直特别温暖,见不到时,他们会互相打电话、写信问候,有开心的事情也会马上互相分享。”看到作品馆中“基本技法”区域中展出的丁聪在黄永玉家乡凤凰写生组图,黄永玉之女黄黑妮补充道,“1980年代他们的聚会多一些。我父亲特别热爱家乡,他总是带朋友们去。比如1985年,父亲带一群朋友去凤凰过年。他们有的拍纪录片,有的写生。当时我父亲看到丁聪伯伯在画画,他马上也画了一张。”如今,丁聪于1985年2月在凤凰的三幅写生被装裱在同一画框内。远景分列左右,中间为黄永玉的半身近景。湘西一派古朴而生动的景色在丁聪笔下再现——左侧画面里,小小的人影撑船前行,水波轻漾;右侧画面中,黄永玉支起画架,烟斗含在嘴角,面对家乡风景全神贯注,丝毫不受身后探头围观的人群干扰,自成一方沉静而专注的天地。

黄永玉在家乡凤凰写生  丁聪 画

黄永玉在家乡凤凰写生  丁聪 画

两位艺术家的互动和关照更在日常生活中。1981年,丁聪一家搬进北京昌运宫的一套四居室,然而尚未安顿好画册书籍,楼上便开始漏水,偏偏气温又骤降至零下十四度,结果整屋藏书不仅被泡,还冻成了一块块“书冰砖”。得知此事后,黄永玉挥笔写下半是调侃、半是安慰的《贺丁聪新居为大水所淹》。文中,幽默的黄永玉妙笔生花,将这场“水灾”化作三重“喜事”。此文后被收录于黄永玉的《吴世茫论坛》中。2022年此书重新出版时,黄永玉还专程为这件事新作配图——画中,丁聪整个人被浸泡在一堆从书砖化作冰砖的“冻结文化财产”中,无奈地抿着嘴。岁月更迭,故人往事依旧历历在目,能将其描摹得如此生动入微的,唯有挚友。

黄永玉画的《贺丁聪新居为大水所淹》

“每个人性格不一样。丁聪伯伯话不多,总是笑眯眯的,是老大哥。我爸爸话比较多。有时他们会一起评价作品、聊实事,但大多情况下都是很轻松的、积极的、开心的。他们的关系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黄黑妮回忆道。

丁聪与黄永玉

丁聪漫画黄永玉。

在丁小一看来,父亲与许多朋友都是在二十多岁时相识,直到九十多岁依然常常聚在一起,其原因是大家从事着相近的事业。虽然这些朋友中有人写作、有人画画、有人搞音乐,但是他们一路共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大荒劳动改造等一系列事件,并始终携手同行。

80年代丁聪吴祖光重返北大荒

在“一块玩”的朋友中,不得不提到“二流堂”。“二流堂”之名来自郭沫若。早在抗战时期,回国参加抗战的爱国华侨唐瑜,在重庆四德村为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辗转而来的文化、戏剧、电影、美术、新闻界人士(包括夏衍、吴祖光、丁聪、吕恩、张正宇、张光宇、盛家伦、戴浩、高汾、高集等)搭建了一座小楼,名为“碧庐”。当时的黄苗子和郁风尽管有自己的住处,也常去和他们混在一起。郭沫若调侃此地为“二流堂”,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众人围炉而坐,针对战局,纵论国事,实在是一道奇异的文化景观。夏衍因此而有“一流人物二流堂”的妙论,成为抗战时期文坛的一段佳话。

到了1990年代,当时的朋友们依旧保持着聚会。丁小一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一个温暖的细节:“朋友们经常聚会,北京很大,又住得分散,他们那代人都特别节省,每次聚会挤公交光路上就得一二个小时,时间长了,朋友们担心年长的唐瑜身体吃不消,就悄悄商量了一个办法,‘骗’他说,打车来参加聚会可以报销,坐公交就不行。这才总算劝动了他打车来。但其实,这‘报销’的钱,是黄苗子从自己的稿费里掏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二流堂”的几位朋友在夏衍家中相聚。左起:吴祖光、黄苗子、唐瑜、张仃、丁聪、郁风。

除了针砭时弊的讽刺漫画,丁聪的文化名人漫画亦广为人知。在丁聪美术馆第一作品馆“人物肖像”区域,沈从文、秦怡、萧乾、巴金、冰心、方成、冯骥才、新凤霞、老舍、鲁迅、茅盾、黄苗子、钱钟书、聂绀弩、夏衍、王蒙等一个个名人以漫画的形态,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而之所以能将这些肖像如此传神地表达,除了丁聪本身的绘画功力外,他们之间多年熟络的友情更为肖像增添了神采。据了解,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发行《丁聪和他的朋友们》一书,书中收录了丁聪为116位文化界朋友所作的肖像,并收录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调侃,勾勒出一幅文化圈交往小史,也侧面展现了其私人交往中的日常情谊。

丁聪美术馆展厅

再现小丁“山海居”

美术馆最为吸引人的,是二楼对丁聪生前北京昌运宫内书房“山海居”的复原——靠窗一隅,丁聪的书桌静静伫立,桌上毛笔、钢笔、铅笔等绘画工具错落摆放。立起的卷轴、倒扣的画册、厚薄大小不一的书籍从桌脚向四面八方蔓延开来,层层叠叠。身后的书柜高低错落,每一层都被主人随手放置着小摆件,墙上还悬挂着木雕面具与乐器……

丁聪北京昌运宫住所书房复原。 陶平 摄

黄永玉的女儿黑妮驻足于此细细辨认:“真是还原,这东西真够多的。那把椅子是不是我爸爸拿来你们家的?”“山海居嘛!”丁小一答道。随即,两位相视一笑。

丁小一和黄黑妮在“山海居”前

丁小一解释道:“黄苗子伯伯给我父亲的书房取名‘山海居’,就是因为我父亲家的书多到堆积如山,寻找起来犹如海底捞针。我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曾说准备退休之后慢慢地看家看书,但一直抽不出多少时间,而书却是越来越多,弄得家里连走路都困难了。从事文化工作的观众看到此景都非常有共鸣。”

“现在四居室已堆得满满的,桌上、地上、走廊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全被占满了。陌生的朋友来,看见那个乱劲还以为我搬家呢!”丁聪生前所描述的,跃然于眼前。

空隙被占满的书房

“我的想法是希望大家了解丁聪这个人,希望来参观丁聪美术馆的观众可以感受到他的气息’,能够让来到这里的人看到、想象到当时他工作的场景和样子。”丁小一说,“我父亲的那张书桌原先是很大的,但他喜欢各样的小东西,加之继续买各种书,所以很快就堆满了。除了他坐的那部分,他的椅子周围也摞满了书和杂志。幸好他画的画并不大,拨开一点空间也就够用了。”

丁聪书房。丁聪美术馆中的书房根据该照片和记忆复原。

透过复原的书房,参观者仿佛能看到丁聪数几十年如一日在书籍“盆地”中伏案绘画的样子。据丁小一介绍,丁聪去世后,家中共清点出12000余册各类书籍。从整理出的书单来看,中外画册、漫画集,以及他友人们的著作,占据了书架的大部分。除了复原书房,丁聪美术馆还依据“书天书地”的设计理念重新打造了“小丁书屋”,这些旧书如今在那里找到了新的归宿。

丁聪美术馆中的“小丁书屋”。 陶平 摄

这些书中还不时透出丁聪的生活痕迹,比如,在一本书中夹着一个民盟中央委员会寄给丁聪的信封。牛皮信封的封面上用蓝色圆珠笔划去丁聪“魏公村外文局宿舍一楼某单元某号”的地址,写着“二马”两个大字。打开一看,信封内是专门整理过的《二马》插图资料,内有日历纸1页、《读书》编辑部稿纸1页、老舍《二马》丁聪插图手稿21幅、《装饰》杂志稿纸1页。

信封和日历纸

其中,每一份资料都带有价值,其中21幅《二马》插图手稿尤为重要。这套手稿每幅尺寸相同(为10cm×13cm),大多为铅笔所绘。仔细对比这批手稿与正式出版的插图,可知这批手稿不是送到出版社的插图终稿,而是正式出版插图的“草稿”。

对此,金山区博物馆馆长余思彦曾撰文介绍,“书中406页、序号为①的第一幅插图,是21幅插图中唯一有蓝色圆珠笔修改痕迹的……,将草稿与正式出版的插图相比,还是有许多不同。比如,终稿人物的发型和脸部表情比草稿更加生动细腻;草稿里用蓝色圆珠笔画出的墨水瓶最终还是没有放进去;终稿椅背上多搭了一件衣服,人物身后多了一张床,墙上增加了一幅画;就连窗帘的位置和窗外的建筑景物也作了更精细的调整。”

《二马》手稿和正式出版稿对比

仅以第一张插图做比较,就可以感受到丁聪在创作插图时的推敲之细。也正是这组“草稿”,让观者对丁聪构思、创作的历程有更加感性的认识。丁聪漫画以细腻刻画见长,这种漫画风格被华君武称为“工笔漫画”:“丁聪画画很周到,不草率,在我们中国漫画界是极为罕见的”,他甚至说“漫画界如此功夫,仅此一人”。

丁聪美术馆依据“书天书地”的设计理念重新打造了“小丁书屋”。 陶平 摄

在这片“书天书地”中,黄黑妮在留言本上写下观展感受——“终于到枫泾来,见丁聪伯伯和他的美术馆……记得父母走过的路,尽力还原,让大家都能看到和欣赏艺术家的一生。”

黄黑妮在留言本上的留言

书屋静谧无声,一张丁聪的照片静静悬挂在中央,他怡然自得地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这一屋心爱的书籍,神情满足。斜阳透过花窗,落在书页上、木桌间、字句里。

    责任编辑:陈若茜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news.dtcms.com/article/JSfMmobWYG.shtml

    相关文章

    全国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在上海召开

    4月18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发起的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人工智能最终的目标是要模仿人类的智能。类脑智能被认为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赋能不同的应用场景。4月18日,2025全国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在上海市杨浦区长阳创谷召开,大会由中国信通院上…

    一周人物| 萨韦利上海画展,陆永安“从董源到塞尚”

    回顾一周艺术人物:在俄罗斯,达莉亚科托娃被任命为莫斯科车库博物馆馆长;在米兰,设计师陈耀光携大型艺术装置《礼物》参展米兰设计周;在武汉,艺术家沈伟呈现以“松”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在上海,法国艺术家塞西尔萨韦利个展“至己之长路”展现其画笔下的日常生活;艺术家陆…

    内部敏感文件遭万人共享,特朗普政府又曝安全漏洞

    当地时间4月20日,《华盛顿邮报》查阅的内部记录显示,美国政府官员与联邦工作人员不当分享了敏感文件,其中包括可能属于机密的白宫平面图。据悉,该事件是特朗普政府最新的数字安全漏洞。报道称,美国总务管理局(GSA)的职业雇员对此次不当分享负有责任,促使上周发布了一份…

    《蛮好的人生》上海特色鲜明,聚焦荧屏甚少出现的保险业

    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将镜头聚焦保险业这一甚少出现在荧屏上的职业。据CSM全国网数据,该剧首播日收视率1.34%,收视份额6.83%,均全国排名第一。这是今年央视八套电视剧首播日收视率最高纪录。作为一部现实题材都市剧,《蛮好的人生》以39岁保险经纪…

    海南医科大学继续开展部门正职竞聘上岗,致力营造“谁有本事谁来”

    “你一直在临床工作,对医务部的工作满意吗?如果不满意你要如何改进?”“院办党办合并成立党政办,人员多,工作如何开展?”“举办这么多活动,是否考虑了医院经费的承受力,会不会分散临床的精力?”据海南医科大学消息,近日,该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举办管理…

    艺术开卷|近现代中国古代书画东渡日本的历史图景

    近代以降,大量中国古代书画以涌入东瀛,被称为“新渡”或“新舶载”,与日本原有的“古渡”藏品相互激荡,在收藏、展览、出版、研究领域掀起波澜。近日,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在日本的流播研究(1880—1945)》(苏浩、邱吉著)一书,便深入研究了这段复…

    体坛联播|皇马补时绝杀毕尔巴鄂,利物浦最快下轮即可夺冠

    巴尔韦德第93分钟的世界波进球帮助皇马艰难拿下胜利。皇马1比0绝杀毕尔巴鄂,卡佩罗为安帅鸣不平4月21日,西甲第32轮皇马主场迎战毕尔巴鄂竞技,凭借巴尔韦德补时期间的进球,皇马1比0取胜。控球达到罕见的75%,角球13比1,射门22比3,射正7比1……此役,皇马场面上占据了绝对…

    海港主场不敌蓉城遭遇联赛首败,好消息是武磊终于复出了

    由于赛前同积14分位列联赛三四名,上海海港主场迎战成都蓉城的“双红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榜二大战”。上赛季中超金靴武磊此役迎来复出,但开场20分钟便落后两球的海港还是在主场1比3不敌成都,遭遇本赛季中超联赛首败。开局挖坑导致全面被动刚刚在上一场大胜天津的海港此轮…

    IPO周报|本周暂无新股申购,上周上市新股中签浮盈均超1.6万

    4月的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A股市场暂无新股申购。澎湃新闻根据Wind及公开信息梳理统计,本周(4月21日至4月25日),没有新股安排申购,也没有新股上市。不过,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泽润新能”,301636)将在周二询价。而从上周上市的三只新股首日表现来看,首…

    深一度|奥运一年后丢冠不稀奇,但究竟谁来扛起男乒的大旗

    王楚钦。世界杯男单小组赛结束后,接受采访的王楚钦说出这样一番话:“能活一天是一天,能赢一场是一场。世界杯的选手都很强,谁拿冠军都很正常。”彼时的王楚钦小组赛未失一局,干脆利落地以小组第一晋级淘汰赛。但没人会想到,这段话成为了国乒男队本届世界杯的缩影。北京时…

    大国重器飞天背后,有一位上海航天的“老法师”

    大国重器飞天的背后,离不开许多身怀绝技的航天工匠,其中就有一位来自上海的“老法师”王志江。47岁的王志江是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至今,他一直奋战于空间推进系统研制一线,从事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参与了载人航天、月球及火星探测、运载…

    30小时已过,俄罗斯复活节停火不再延长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9日,顿涅茨克地区。视觉中国 图当地时间4月21日0时过后,随着复活节的结束,俄罗斯30小时停火正式到期。截至发稿,俄乌双方均未发布延长停火的表态。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会见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时说,在复活节20日到来之际,从19日18时至21日0时…

    俄乌互指对方未遵守复活节临时停火提议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9日,顿涅茨克地区。视觉中国 图新华社莫斯科4月20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20日说,乌克兰军队不顾复活节停火提议继续向俄方发动袭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日表示,复活节期间俄军攻击仍在继续。俄国防部网站当天发表声明说,乌军不顾复活节停火提议,试图夜袭…

    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性能怎样?专家解读

    AG60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它最大起飞重量60吨,可载水12吨,最小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千米,最大实用航程达到4500千米。外形上看,AG600和大部分飞机不太一样,因为它要兼顾水陆起降。空气和水虽然都属于流体介质,但是二者密度相差近800倍。所以要做到在陆上和水上都…

    承认出现误判,以军公布加沙救护车队遭袭事件调查结果

    3月23日,以军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向多辆巴勒斯坦救护车和一辆消防车开火,造成15名救援人员死亡。当地时间4月20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公布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承认出现误判。以军调查结果显示,该事件发生在一个充满敌方炮火且危险的战斗区域,对以军部队构成广泛威胁。…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与中科院文献中心共筑学科融合创新平台

    4月2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协同打造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牢记领袖嘱…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所高校聘任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专业设置

    4月20日,建校71周年校庆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了一批重量级嘉宾,多所知名企业和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受聘成为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多所知名企业和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受聘成为该校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图作为全国第一所冠名“应用技…

    深一度|上海半马,展示“体育+”无限可能的路跑狂欢

    上海半马迎来第十个年头,目标冲击“一城双白金标”。今年的浦发银行上海半程马拉松(下称:上海半马)鸣枪前,赛事组委会喊出了响亮的目标——一城双白金标。事实上,上海半马刚刚迎来第十个生日。2023年赛后上海半马才正式荣膺世界田联金标头衔,为什么仅以金标办赛一年后,…

    上海群文创作大检阅,102个节目角逐群星奖

    4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第二十届群星奖上海地区选拔活动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闭幕。102个代表2022至2024年间上海群文创作最高水平的节目参与了音乐(含群众合唱)、舞蹈(含广场舞)、戏剧、曲艺类四个门类六个种类的角逐。参赛作…

    世界读书日|南京图书馆开了首个网络文学主题阅读空间

    4月20日,在南京图书馆“世界读书日—南图阅读荟”开幕活动上,由阅文集团与南京图书馆共同打造的“阅文阅南图”网络文学主题阅读空间正式揭幕。作为全国首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与网络文学产业深度融合的标杆性项目,阅读空间集实体阅读、数字体验、IP展陈、文创消费于一体,构建…